五部門開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活動 八大試點方向是什么?
發布時間:2023/11/15 9:29:54編輯:Ma Liang
已有37人關注
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制造和現代化水平,全年整體保持平穩向好的發展勢頭,有力支撐“碳達峰碳中和”順利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光伏產業加快融合創新,第三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名單適時擴圍,工業、建筑、交通、農業、能源等領域系統化解決方案層出不窮,光伏產業智能制造、智能運維、智能調度、光儲融合等水平有效提升。

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活動也要開始啦!為加快智能光伏技術進步和行業應用,推動能源技術與現代信息、新材料和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率,根據《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工信部聯電子〔2021〕226號)工作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能源局決定組織開展第四批智能光伏試點示范活動。
試點示范內容
(一)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業,包括能夠提供先進、成熟的智能光伏產品、服務、系統平臺或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
(二)支持建設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項目,包括應用智能光伏產品,融合運用5G通信、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智能光伏服務的項目。
(三)優先考慮方向
1.光儲融合。應用新型儲能技術及產品提升光伏發電穩定性、電網友好性和消納能力,包括光伏直流系統、光儲微電網、農村光儲充系統、便攜式光儲產品等方向。
2.建筑光伏。包括光伏作為建筑屋頂、幕墻或遮陽等建筑構件與建筑有機結合,光伏發電與建筑用電負荷匹配的建筑光伏項目。

4.農業農村應用。在設施農業、規;N養、農產品初加工等生產場景,發展農光互補生態復合模式,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光伏扶貧項目。
5.光伏綠色化。包括光伏產品綠色設計及綠色制造、退役光伏組件回收處理及再利用、光伏組件零部件再制造、光伏“碳足跡”評價認證、光伏供應鏈溯源體系等方向。
6.關鍵信息技術。包括光伏系統智能調度、智能運維,以及面向智能光伏系統的通信與信息系統、柔性電力電子、智能微電網、虛擬電廠、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等方向。
7.先進光伏產品。包括高效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在25%以上)、鈣鈦礦及疊層太陽能電池、先進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及相關產業鏈配套高質量、高可靠、低成本設備及材料等方向。
8.新型設施和實證檢測。包括面向數據中心、5G等新型基礎設施的智能光伏系統,面向極寒、極熱、高濕度、低輻照量、高鹽霧等典型場景建設光伏應用和實證檢測等方向。
申報條件
(一)示范企業
申報主體為智能光伏領域的產品制造企業、系統集成企業、軟件企業、服務企業、光伏組件回收企業等,并符合以下條件:
1.應為中國大陸境內注冊的獨立法人,注冊時間不少于2年;
2.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已掌握智能光伏領域關鍵核心技術;
3.已提供先進、成熟的智能光伏產品、服務或系統;
4.擁有較高的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水平;
5.形成清晰的智能光伏商業推廣模式和盈利模式;
6.具備豐富的智能光伏項目建設經驗。
(二)示范項目
申報主體為項目組織實施單位,可以是相關應用單位、制造企業、項目所在園區、第三方集成服務機構等,有關單位及項目應符合以下條件:
1.已建成具有特色服務內容、貼近地區發展實際的智能光伏應用或服務體系;
2.采用不少于3類智能光伏產品(原則上由符合《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的企業提供)或服務,提供規;惺10MW以上、分布式1MW以上)的智能光伏服務;對建筑及城鎮領域智能光伏以及建筑一體化應用單個項目,以及交通應用領域的公路服務區、加油站項目,裝機容量不少于0.1MW;
3.光伏系統安裝在建筑上的,應具備應急自動斷電功能,并與建筑本體牢固連接,保證結構安全、防火安全和不漏水不滲水;
4.具備靈活的服務擴展能力和長期運營能力,具有自主創新性、持續運營和盈利的創新模式,具備不斷完善服務能力和豐富服務內容的發展規劃。
相關資料下載:1.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申報書(示范企業).doc
2.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申報書(示范項目).doc
- 浙江:2023年新增光伏裝機3GW左右,累計28.40GW以上 發布時間:2023/11/14 9:41:58
- 日前,浙江省發展改革委公開“關于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585號提案的答復”。其中提到,浙2023年省內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已經達到300萬千瓦左右,累計2840萬千瓦以上。在此基礎
- 分布式光伏發電功率預測有了智能幫手 發布時間:2023/11/6 13:50:25
- 氣象數據對預測分布式光伏電站功率具有關鍵作用,記者5日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獲悉,該院新能源研究中心氣象應用技術研究團隊自主研發的MRS-300新型電力氣象全景智能監測裝置(以下簡稱新型電力氣象
- 40年老電站的啟示:科技推動光伏產業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3/11/3 9:53:03
- 10月31日,來自國內可再生能源領域、光伏行業協會的專家學者以及光伏企業代表齊聚我國首座光伏電站所在地——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共同參與“以初心敬初心:中國光伏四十年
- 國內首套大規!肮夥 氣膜”光伏電站建成 發布時間:2023/11/2 10:29:44
- 10月30日,國內首套大規模“光伏 氣膜”光伏電站項目在江蘇常州港錄安洲長江碼頭建成。該項目擁有4座氣膜光伏大棚,總投影面積超過27萬平方米,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743萬千瓦時,
- 國家納米中心在大面積有機光伏器件制備的成膜動力學研究中獲進展 發布時間:2023/10/30 10:11:49
- 制備高性能的大面積有機光伏器件,是推動有機光伏走向產業化所必須解決的難題。目前,實驗室制備的小面積有機光伏器件光電轉換效率已接近20%,但囿于未有清晰成熟的成膜動力學指導,有機光伏器件在放大組件面積時
- 光伏產業邁入“千億時代”!云南搶抓機遇加快建設“光伏之都” 發布時間:2023/9/4 10:53:00
- 經過多年的產能承接與行業深耕,2022年,全省光伏全產業鏈產值達1073億元,躍升為千億級產業。今年1月至6月,全省綠色硅產值已達535.4億元,云南光伏產業穩步邁入“千億時代&rdquo
人物訪談
新聞排行周月
- 1.我國醫藥工業不斷提質增效,“十四五”以來主營業務收入年增速超9%
- 2.四省市聯合發布地方標準,明確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傳感器法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 3.中國科大實現基于器件無關量子隨機數信標的零知識證明
- 4.開展深度合作、推進科技創新 多所高校共建國際聯合實驗室
- 5.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氣與土壤、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重點專項兩項目推進會召開
- 6.我國首臺緊湊型加速器質譜儀研制成功
- 7.深圳南山:著力發展精密儀器設備產業,加快布局光譜、色質譜、電鏡等領域
- 8.北航江西研究院:聚焦高端制造 填補工業CT空白
- 9.“雙碳”目標下,氫能產業如何安全快速發展?
- 10.全球首個互聯網主題大型科技館開館
- 1.“一帶一路”助力醫療器械創新技術出海
- 2.培育國產高端儀器儀表品牌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全面深化長三角計量一體化發展意見
- 3.首款自主研發海域態勢融合感知軟件發布
- 4.國產量子計算機核心部件稀釋制冷機下線
- 5.踐行大食物觀 保障糧食安全
- 6.湖北省屬企業“智慧能碳數字平臺”首發上線 加快建設智慧能源系統
- 7.國家納米中心等構筑出具有異環境孔道結構的COF材料 文章鏈接:化工儀器網 https://www.chem17.com/news/detail/149566.html
- 8.我國加快推進5G輕量化技術演進和應用創新
- 9.全球首艘!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開工
- 10.突破!我國高性能液體橡膠首次實現國產化 液體橡膠有哪些優點?
相關新聞